广州日报|主动康复促健康!今天起,这项科普公益活动将在广东开展

9月8日是第27个“世界物理治疗日”,物理治疗是康复治疗的核心组成部分。由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牵头,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广州物理治疗学会共同主办的“2022粤港澳大湾区全民爱康复科普公益行”今起启动,将在近两个月的时间内在广东各地市举行康复医学等多学科义诊和科普宣教工作。

康复一起来!

有助提升患者肺功能

在启动仪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院士通过视频致开幕辞。他呼吁,要提升民众健康管理意识,增强身体机能,让主动健康走进千家万户。调整优化健康服务体系,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通过本次公益行动,要让主动康复理念引领全民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们都知道,同等的肺活量不等于同等的肺功能,要提升呼吸疾病患者的肺功能,就需要康复医学的积极参与,需要多学科的融合推动。”大会主席、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主任、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长何建行教授表示,以肺移植患者为例,通过外科手术移植新肺,并不等于万事大吉,患者还要靠呼吸康复来恢复和增强呼吸功能,例如呼吸肌肉的增强、呼吸模式的改变等,“改变一种旧的肌肉记忆,训练一种新的肌肉记忆,不能靠一天一次的康复,而应该一天多次,直到形成新的惯性。”

除了呼吸康复,慢病康复、老年康复、运动康复、儿童康复都是与健康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主题。据大会执行主席、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郑则广教授介绍,主题为“‘呼’焕健康,康复同行”的本次科普公益行活动也将聚焦这六大领域,计划在今年9月8日至10月29日期间,在广州、深圳、东莞、佛山、惠州、珠海、中山、江门等城市开展线上科普、线下多城市义诊的活动。其中,科普讲座定于每周四晚上八点上线。

    9月8日下午,中山三院、中山六院等多家医院举行了“全民爱康复科普公益行”首场义诊和讲座。首场讲座分别聚焦“中风了,怎么办?”和“膝骨性关节炎的防与治”,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学科带头人窦祖林教授和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康复医疗中心主任王于领教授主讲。

病床边做康复!

临床康复干预关口前移

广东是国家卫健委确定的全国首批15个康复医疗服务试点省市之一。该项目计划用一年的试点,探索形成较完善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多元化康复医疗服务模式,有利于康复医疗服务发展的政策措施等有益做法和典型经验,加快推动全国康复医疗服务发展取得实效。

中国康复医学会副会长、广东省康复医学会会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学科带头人窦祖林教授介绍,和以往相比,临床康复干预的关口“前移”,正在从过去“患者需要才做康复”向“医生主动到病床边进行康复”模式转变,康复的及早介入有利于加速患者的恢复,最大限度保留、恢复和改善功能。

他介绍,目前全省有100多家各级医院报名参与康复医学服务试点,下一步将根据医院的特色和需求进行“分组传帮带”,例如以呼吸康复为优势的广医一院、以中风后吞咽障碍等神经康复为优势的中山三院、以内脏康复为优势的中山六院等,通过传授交流经验,带动示范并推动优质康复医疗服务向基层医院辐射。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周斌瑜

视频剪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任珊珊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何雪华

相关新闻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2022/23年粤港澳大湾区全民爱康复科普公益行·各城市站举办!持续关注官网动态!